编委会主任
蔡木易

顾问委员
贾志忍 梁仲康 齐庆中 石维忱
王延才 吴秋林 赵亚利 朱念琳

编委会委员
陈 峰 陈 坚 陈 宁 陈 卫
陈 颖 池振明 崔生辉 堵国成
段胜林 扶 雄 高彦翔 郜海燕
顾 青 郭书贤 韩北忠 郝利民
何国庆 胡小松 黄 和 黄卫东
黄宇彤 江正强 蒋立文 金征宇
雷红涛 雷质文 李 斌 李 诚
李 宁 李 啸 李 勇 励建荣
林文翰 林 影 刘 波 刘东红
刘书亮 刘振民 鲁 军 路福平
罗云波 孟宪军 邱树毅 屈凌波
饶平凡 任发政 宋相容 孙宝国
孙远明 谭天伟 王大为 王 莉
王 敏 王瑞明 王 卫 王兆光 
王正祥 王智民 魏 琴 魏益民 
吴清平 吴永宁 谢明勇 邢新会 
徐宝才 徐 岩 许 菲 薛长湖 
姚 粟 尹 花 岳田利 张柏林 
张和平 张劲松 张力实 张万刚
赵 东 赵改名 赵国华 赵谋明 
周光宏 周荣清 周新虎 朱蓓薇
Michael C. Qian  Eddy Smid

Piotr Dziugan   

Zhongxiang Fang

 

 


研究报告

  • 基于近红外技术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乳酸浓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桂勇利;梁静波;马雷;谢希贤;徐庆阳;张成林;陈宁;

    乳酸是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及时准确地检测其浓度变化对谷氨酸发酵过程控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的方法建立并优化谷氨酸温度敏感突变株发酵过程中乳酸浓度预测模型。在光谱预处理为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1st+SNV)、波数为5 500~7 500 cm-1+4 200~4 900 cm-1条件下获得最优乳酸浓度预测模型。该模型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决定系数(R2)以及剩余预测偏差(RPD)分别为0.482 g/L、0.912和5.98。分别以谷氨酸正常发酵和低溶氧发酵条件下获得的发酵液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实际浓度相比,该模型R2分别为0.914和0.923,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86%和6.58%。上述结果证明,该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检测发酵过程中乳酸浓度,可为谷氨酸温度敏感突变株强制发酵过程中乳酸浓度实时监控及发酵过程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014年08期 v.40;No.32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83 ]
  • 甘油替代葡萄糖作为碳源生产丙酮酸

    徐沙;吕永坤;周景文;

    光滑球拟酵母是重要的丙酮酸工业生产菌株,主要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生产丙酮酸。该研究以产量大且价格便宜的甘油部分替代葡萄糖并控制碳源组成为80 g/L葡萄糖和20 g/L甘油,摇瓶条件下发酵52 h,丙酮酸产量达到27.6 g/L,在7 L发酵罐上最终丙酮酸产量为61.7 g/L,与碳源为100 g/L葡萄糖的对照条件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由于碳源是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用甘油替代葡萄糖可以降低丙酮酸生产的原料成本,减轻由于大量生物柴油合成造成的甘油产能过剩问题。

    2014年08期 v.40;No.320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9 ]
  • 茶多酚影响肠道菌群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状态转变的研究

    许奇;王丽;余碧丽;张韦;徐顺;黄莹;

    以代表性的肠道致病菌为研究对象,利用茶多酚干预其正常生长状态,促进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该文对此进行了系列研究。通过在0~3.0%浓度范围内调节茶多酚剂量,发现2.5%浓度的茶多酚溶液能达到最大抑菌效果。还研究了在0.6%~1.2%浓度梯度的茶多酚诱导下,细菌由正常生活状态进入VBNC状态所需的时间,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升高由25 d减少为15 d,最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沙门氏菌VBNC状态的个体形态相对于正常状态平均皱缩了0.3μm。另外,通过监测生长曲线发现,2.0%茶多酚在抑制肠道致病菌生长且延迟其进入对数生长期的同时,提高了益生菌67%的生长效率。研究结果证明,茶多酚对调节肠道菌群的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研究为深入利用茶多酚在食品发酵生产和保健食品开发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4年08期 v.40;No.320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79 ]
  • 压力耐受啤酒酵母的筛选及其RT-PCR研究

    李欣儿;王金晶;李崎;

    为了提高啤酒酵母对发酵环境中存在的多种压力的耐受性,采用紫外线对啤酒工业生产菌株Y-1进行诱变。经过米卡芬净平板的初筛和压力平板的复筛,获得了2株压力耐受性明显增强的啤酒酵母MR0-8和MR1-2。与出发菌株Y-1相比,突变菌株MR0-8和MR1-2发酵结束细胞活力分别提高了19%和34%。进一步对出发菌株Y-1和突变菌株MR1-2的压力耐受途径的基因进行了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条件下,MR1-2的压力应答基因及细胞完整性基因的表达量比出发菌株Y-1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乙醇压力和高渗透压压力下,菌株Y-1的大部分相关基因都上调,而MR1-2的相关基因则表现出复杂的应答反应。

    2014年08期 v.40;No.320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3 ]
  • 黄酒酸败组分的基源微生物初步研究

    陈乃东;胡平;陈晨;

    为了追踪导致黄酒原酒酸败的基源微生物,为探讨黄酒酸败的可能机制及预防酸败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酸败黄酒原酒与黄酒原酒的组分,建立酸败黄酒原酒中酸败组分的检出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PDA-黄酒培养基分离培养酸败黄酒原酒中微生物,运用建立的HPCE检测方法,检测分离菌株的发酵液,追踪产生黄酒酸败组分的微生物。结果表明,从酸败黄酒中共分离获得8种微生物OM-1~OM-8,其中,OM-5菌株的PDA-黄酒培养基发酵液中检出酸败组分特征峰。菌株OM-5可能是导致黄酒原酒酸败的微生物之一。该研究为黄酒生产中采取针对性灭菌或预防措施、抑制有害微生物侵入或生长、降低酸败的发生等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4年08期 v.40;No.320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4 ]
  • 鸡爪皮胶原多肽对蘑菇酪氨酸酶及B16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

    陈龙;许光治;高前欣;周萌;王姝;倪勤学;张有做;

    研究分子质量低于3 kDa鸡爪皮胶原多肽对蘑菇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及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影响。以L-多巴为底物,研究胶原肽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及抑制动力学。然后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验证提取鸡爪皮胶原多肽的安全性及对黑色素合成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分子质量低于3 kDa的鸡爪皮胶原多肽抑制蘑菇酪氨酸酶的IC50值为0.570 mg/mL,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米氏常数Km和抑制常数Ki分别为24.68μmol/mL和10.76 mg/mL。鸡爪皮胶原多肽在0~200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细胞的增殖活性没有影响,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胞黑色素的生成。

    2014年08期 v.40;No.320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76 ]
  • 葡萄酒贮存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变化

    付方圆;薛洁;梁萌萌;赵彩云;武运;安荣;

    为探讨葡萄酒贮存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外加反应底物(尿素与瓜氨酸),在葡萄酒体系中研究EC的生成规律,分析了贮存温度、初试尿素和瓜氨酸含量、pH值对贮酒过程中E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贮存过程中葡萄酒中尿素和瓜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而EC的含量逐渐上升;贮存温度、初试尿素和管氨酸含量越高,贮存一段时间后葡萄酒中EC含量也越高;对葡萄酒进行热处理能够显著促进EC的形成,但pH值对EC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2014年08期 v.40;No.320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81 ]
  • 柠檬片洞道薄层干燥特性的数值模拟

    熊伟成;常婷婷;张欣;陈厚荣;

    以新鲜柠檬为原料,利用数字型洞道干燥实验装置,研究了干燥温度、热风风量、柠檬片厚度、热风方向4个因素对柠檬洞道薄层干燥特性的影响。并通过SAS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柠檬洞道薄层干燥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T)、热风风量(V)、柠檬片厚度(P)、热风方向(X)对柠檬片的干燥速率都有一定的影响,且柠檬片洞道薄层干燥符合Page模型,其数学模型为:ln(-lnMR)=ln[-0.00054+(1.487E-6)T+(7.771E-6)V+0.000062P-(7.29E-7)X]+(2.480 4-0.039 5V+0.002 05T-0.186 9P+0.001 29X)lnt。

    2014年08期 v.40;No.320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64 ]
  • Maillard反应对卵白蛋白流变及结构特点的影响

    金婷;毕海丹;冯晓慧;于滨;

    基于Maillard反应制备麦芽糊精-卵白蛋白共聚物,对共聚物的流变及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aillard反应时间的延长,共聚物弹性、黏性模量不断增加,凝胶温度和表观黏度也明显增加。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麦芽糊精分子以共价键的形式接入到卵白蛋白分子上;卵白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转角减少,而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稍有增加;卵白蛋白的三级结构变化明显。卵白蛋白-麦芽糊精共聚物的流变性质主要与其一、三级结构密切相关。

    2014年08期 v.40;No.32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8 ]
  • 白果分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功能特性的热稳定性

    陈春艳;

    对白果分离蛋白(GPI)、白果球蛋白(GGP)和白果清蛋白(GAP)的功能特性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3种白果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在25~55℃处理后,3种白果蛋白的溶解性、吸水性、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均得到显著增加,在55℃达到最大,温度再升高则产生不利的影响;吸油性则在55~75℃内呈快速增长,超过75℃,吸油能力反而下降;就乳化容量而言,GAP在55℃、GPI和GGP在65℃升至最高,再升高温度,蛋白质乳化容量下降;加热处理对白果蛋白质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乳化稳定性均下降。GPI、GGP和GAP 3种蛋白质的变性温度分别为86.17、88.57℃和79.23℃,白果蛋白在高温功能特性下降可能与蛋白质变性密切相关。通过适度加热蛋白质溶液(55~75℃),可使白果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得到显著的改善。

    2014年08期 v.40;No.320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82 ]
  • 壳聚糖复合膜透性的调节及机理研究

    张洪;毛玉涛;郑美娟;马凯;马明霞;王明力;

    为了探究壳聚糖复合膜透性的调节,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膜,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复合膜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考察纳米SiOx添加量、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x为0.03 g/100 mL时,纳米SiOx分散均匀,与壳聚糖结合紧密,形成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对复合膜透性的影响最显著,对呼吸强度的抑制最强;添加等量的纳米SiOx,一定相对湿度下,温度越低,O2透过系数(OP)、CO2透过系数(CP)和水蒸气透过系数(WVP)越低;一定温度下,相对湿度越高,WVP越高;适量纳米SiOx对透光率(LT)的影响较小。可见通过控制壳聚糖膜中纳米SiOx的量,改变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能对复合膜OP、CP和WVP进行有效调节。

    2014年08期 v.40;No.320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7 ]

生产与科研经验

  • 低温蛋白酶MP发酵液离子交换树脂的脱色

    王芳;徐甲坤;刘均忠;孙谧;

    低温蛋白酶MP发酵液中的色素沉积影响了其在产品中的应用,该文研究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其进行脱色。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树脂D352既能有效地脱色,又能保持较高的蛋白酶酶活;D352树脂脱色的最适pH值为6~7,最适温度为30℃,最有效的流速为6 BV/mL;D352树脂在吸附色素的同时也能吸附发酵液中大量杂蛋白分子,蛋白脱除率为45.2%;D352树脂在连续使用6次之后仍具有较强的脱色能力。

    2014年08期 v.40;No.32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5 ]
  • 纳米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Alcalase碱性蛋白酶的制备及酶学性质研究

    梁玉杰;芦鑫;黄纪念;谢新华;

    以自制磁性壳聚糖微球作固定化酶载体,考察给酶量、pH、戊二醛浓度和交联时间对固定酶酶活和酶活回收率的影响,并研究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给酶量112 000 u/g载体,pH 8.5,戊二醛体积分数8%,交联时间11 h条件下酶活达最高(86 779±119.26)u/g,酶活回收率达(77.48±0.11)%。固定化酶和游离酶最适pH分别为11和10.5,最适温度皆为60℃,且固定酶pH和温度稳定性明显高于游离酶;重复使用5次固定酶酶活保持(80.89±0.20)%;由米氏常数可知固定酶具有更强的底物亲和力;电镜显示Fe3O4磁核和磁性壳聚糖微球皆为表面光滑球形的纳米粒子,高比表面积能提供更多酶结合位点;红外光谱证明Fe3O4已被壳聚糖包埋,振动样品磁强计检测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磁响应性。

    2014年08期 v.40;No.320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80 ]
  • 不同腌制工艺中大黄鱼品质及微生物菌群变化

    张鹤;吴佳佳;张记桓;徐坤华;戴志远;

    研究了腌制温度和盐度对大黄鱼品质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率与腌制温度和盐度成反比,pH值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腌制前期TBA值和TVB-N值显著增加,后期因温度和盐度不同表现较大差异。大黄鱼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和葡萄球菌数目有显著增加,菌落总数总体降低。

    2014年08期 v.40;No.320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45 ]
  • 传统甜酒曲的模糊综合评价及优势丝状真菌的分离鉴定

    相飞;汪立平;

    对实验室采集的12种传统甜酒曲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选择外观形态、水分含量、糖化力、液化力和发酵力5个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将甜酒曲分为3类,一类曲模糊评价值小于1.4,二类曲模糊评价值为1.4~1.6,三类曲模糊评价值大于1.6。按照此标准,Q2、Q7、Q9、Q11、Q12为第1等级甜酒曲,Q1、Q8、Q 10为第2等级甜酒曲,Q3、Q4、Q5、Q6为第3等级甜酒曲。通过酿酒试验和感官评定验证,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传统甜酒曲的品质评价。并对第1等级甜酒曲中的优势丝状真菌进行分离鉴定,经形态学分类和18S rDNA序列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综合鉴定为4类:M1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M2为灰色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polymorpha),M3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M4为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

    2014年08期 v.40;No.320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5 ]
  • 树莓果酒酿造酵母的分离、筛选

    段晓玲;王金玲;吕长山;

    从天然浆果中分离酿酒酵母并进行生理生化分类鉴定,通过红树莓汁的发酵试验从分离到的酿酒酵母中筛选得到适合发酵红树莓果酒的天然酵母。首先通过自然发酵法从不同来源的新鲜树莓、山葡萄、蓝莓中分离得到30株酵母,利用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将30株酵母分成25组;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接入等量的不同酵母进行发酵,以红树莓果酒的总酸、残糖、乙醇体积分数及感官评价分数为评价指标,从而筛选出适合红树莓果酒酿造的最佳酵母。结果表明,第7组酵母最适于发酵红树莓果酒,所得果酒总酸10.55g/L,残糖4.14g/L,乙醇体积分数为12.2%,果酒具有鲜亮的宝石红色,澄清透亮,果香浓郁,酒体丰满,口味纯正。

    2014年08期 v.40;No.320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0 ]
  • 荸荠皮天然色素的纯化及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

    李行任;刘珊;罗杨合;韦学丰;刘芷伶;

    利用大孔树脂对粗色素进行了纯化,探讨了色素的纯化条件,并评价了色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梯度洗脱大孔树脂,获得色阶高、黄酮含量高的荸荠皮色素,色价为379.1,黄酮含量为120.43 mg/g。所得色素的中性溶液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温度低于100℃时稳定;稳定性受溶液pH影响,在弱酸性、中性和弱碱性溶液中稳定,添加常用的中性、弱酸或弱碱性食品添加剂没有影响,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颜色发生变化,直接添加强酸或强碱性添加剂对其有较大影响;色素的稳定性也受金属离子影响,常见的Na+、K+、Mg2+盐溶液对色素溶液没有影响,但含Al3+、Cu2+、Fe3+的溶液使色素颜色发生变化。该色素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和清除ABTS+·、DPPH·活性,清除自由基活性大于芦丁。

    2014年08期 v.40;No.320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10 ]
  • 2种南方山葡萄酒体外抗胆固醇氧化能力

    李维新;林晓婕;何志刚;林晓姿;任香芸;梁璋成;

    采用与健康人体类似条件的体外胆固醇氧化模型,研究2种葡萄酒对自由基引发的胆固醇氧化的抑制能力,并分析了葡萄酒中主要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2种葡萄酒对胆固醇的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桂葡萄1号葡萄酒的抑制能力高于刺葡萄酒;在葡萄酒与胆固醇氧化模型的体积比为1∶50,1∶100,1∶200时,反应24 h桂葡1号葡萄酒对胆固醇的抑制率分别为98.4%、97.2%、80.9%,刺葡萄酒的抑制率分别为96.6%、92.9%、72.8%;桂葡1号葡萄酒和刺葡萄酒中的游离花色苷、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别达到759.9、403.1和712.6、465.0 mg/L,白黎芦醇的含量为5.62和4.25 mg/L;富含多酚类抗氧化物质是南方山葡萄酒抗胆固醇氧化的物质基础。

    2014年08期 v.40;No.320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2 ]
  • 胆固醇在复杂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

    左玉;李鹏鸽;谢文磊;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稳定的葵花油水包油乳状液模拟非均相食品体系,大豆磷脂脂质体模拟非均相生物体系,用水溶性的偶氮化合物AAPH热分解生成的自由基引发脂质氧化,通过硫氰酸铁法(FCT)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法(TBARS)检测脂质的氧化进程,研究胆固醇的抗氧化活性以及VC和VE对它们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胆固醇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不同体系中其抗氧化活性并不相同。胆固醇在葵花油乳状液中具有最佳抗氧化浓度(0.02 mg/mL)。在考察2种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时发现:除了用TBARS法测得3种不同浓度的胆固醇和0.001 6 mg/mL VE共同作用时显示了一定的协同抑制作用外,其余各种浓度的胆固醇与VC、VE共同作用时大部分配比是不显示协同增效作用的。

    2014年08期 v.40;No.320 10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56 ]
  • 川式与韩式泡菜加工工艺的比较

    俞灵芳;刘娟;沈勇根;朱丽琴;徐明生;

    研究了川式和韩式两种泡菜在发酵过程中酸度、pH值及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和成品泡菜的最佳保藏方法。结果表明:两种泡菜的pH值在发酵过程中都呈现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川式泡菜的pH值在第7天达到最低,为3.1;韩式泡菜在第8天达到最低,为3.9。两种泡菜的酸度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增大,在发酵的第5天,韩式泡菜的酸度开始急剧增大并与川式泡菜的酸度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川式和韩式泡菜亚硝酸盐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生成高峰分别为第3天和第4天,高峰值分别为2.0μg/g、4.9μg/g。感官评定和剪切力检测结果显示,较好的保藏方法为防腐剂结合冷藏。

    2014年08期 v.40;No.320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77 ]
  • 不同品种白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果汁的品质评价

    焦艺;刘璇;毕金峰;吴昕烨;周沫;曾目成;

    测定了23个不同白桃品种的12项果汁品质指标和出汁率,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筛选核心指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利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对不同白桃品种的制汁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得分将其分为3个等级,最后用判别分析法建立各等级白桃果汁的品质判别函数。结果表明白:桃果汁的制汁特性可用固酸比、出汁率、褐变度、L*值和总酚含量5个核心指标进行评价,罐桃14号、京玉和庆丰等为适宜制汁的白桃品种,利用19个品种建立各等级的桃汁品质判别函数,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100%。

    2014年08期 v.40;No.320 114-11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78 ]
  • 超声预处理法制备阳离子淀粉

    张慧;牟宗睿;董海洲;代养勇;梁京芸;

    采用超声波预处理玉米淀粉,研究超声对玉米淀粉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再将超声与传统湿法阳离子淀粉制备工艺结合起来,研究超声预处理法制备阳离子淀粉的工艺条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超声功率、超声时间、醚化温度、醚化pH值对反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降低了支链淀粉分子质量,提高了阳离子淀粉的反应效率。超声预处理法制备阳离子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醚化温度42.58℃,醚化pH值12.03,超声功率150 W,超声时间47.11 min。在此试验条件下实际测得的取代度为0.051 2,反应效率为74.25%。

    2014年08期 v.40;No.320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37 ]
  • 大蒜热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的优化

    郭小宁;周林燕;毕金峰;易建勇;陈晓旭;

    为研究大蒜热风-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最优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以膨化温度、抽空温度、抽空时间作为试验因素,色泽L值、含水率、硫代亚磺酸酯含量、硬度作为响应值,建立响应值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膨化温度对各指标没有显著影响,抽空温度对蒜片色泽、含水率和硫代亚磺酸酯有显著影响,抽空时间对各指标都有显著影响。抽空温度和抽空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蒜片色泽和含水率有显著影响,膨化温度和抽空时间的交互作用只对色泽有影响,而膨化温度和抽空温度间无交互作用。干燥蒜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膨化温度为97.80~101.17℃,抽空温度为56.62~58.20℃,抽空时间为2.34~2.60 h。

    2014年08期 v.40;No.320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36 ]
  • 蜂王浆肠溶微胶囊的制备及体外模拟释放研究

    何荣军;赵瑞娜;赵月钧;杨爽;孙培龙;

    采用高压静电法制备蜂王浆海藻酸钙-壳聚糖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在海藻酸钠浓度19.2 g/L、壳聚糖浓度5.8 g/L、CaCl2浓度10.1 g/L、蜂王浆浓度150 g/L和凝胶浴pH 4.5的最优条件下,蜂王浆微胶囊的荷载量、10-羟基-2-癸烯酸(10-HDA)和蛋白质产率分别为70.39%、71.83%和97.16%。体外模拟释放研究结果表明,该蜂王浆微胶囊产品具有良好的肠溶性,并能较好地掩盖酸涩及辛辣味。

    2014年08期 v.40;No.320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4 ]
  • 鳀鱼油皂脚的酸化工艺优化

    饶华俊;徐坤华;王庆和;戴志远;

    采用响应面实验对鳀鱼油皂脚的酸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得到的高酸值粗鱼油进行了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当皂脚酸化的工艺条件为:H2SO4用量4.18 mL/100 g、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71℃、料液比3∶7(g∶mL),皂的转化率高达99.92%;粗鱼油中共检出26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51.69%,饱和脂肪酸占37.18%,必需脂肪酸占2.78%,EPA和DHA占21.89%。

    2014年08期 v.40;No.320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5 ]
  • 超高压对普洱茶陈化过程的影响

    林凤英;杜冰;余铭;杨公明;黄超;

    为探讨超高压处理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普洱生茶经100~500 MPa超高压处理后的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香气组分的变化规律,最后进行了感官品质的评价。结果表明: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等理化成分含量经超高压处理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符合普洱茶自然陈化的一般趋势;生茶在300~400 MPa下处理时感官评分较对照组高,口感和自然陈化的2年普洱茶相仿;经300 MPa下处理的生茶样品的香气组分与对照组相比,萜烯、酯类、醇类和醛类的质量分数明显增加,烷烃类和酮类有所下降,并且新增了α-柏木烯(1.26%)、4(14),11-桉叶二烯(1.55%)、癸醛(0.71%)等香气成分,这对普洱茶的风味改善起到良好效果,并与感官评定结果相符合,说明适当的超高压处理对加速普洱茶的陈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2014年08期 v.40;No.320 14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53 ]
  • 施硒对大豆中辅酶Q_(10)含量的影响

    杨玉玲;刘元英;

    为研究植物体内硒含量对辅酶Q含量的影响,以大豆为载体,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钠进行富硒处理。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大豆中硒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辅酶Q含量。考察了不同施硒浓度下大豆籽粒中硒和辅酶Q10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施硒浓度的增加,大豆籽粒中硒累积量增加。硒含量由对照的78.89μg/kg,显著增加到345.12μg/kg;同时富硒大豆中籽粒中辅酶Q10含量也显著提高,且与硒含量呈线性关系,在研究的施硒浓度范围内,其线性方程为y=0.050 4x+2.374 8。与对照相比,施硒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大豆籽粒中辅酶Q10含量,进而增加大豆的营养。

    2014年08期 v.40;No.320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0 ]

综述与专题评论

  • ε-聚-L-赖氨酸生产菌株的遗传改造与发酵优化控制

    唐蕾;毛忠贵;

    ε-聚-L-赖氨酸作为微生物合成的赖氨酸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的需求量日增。然而因受微生物胞内代谢调控的制约,其合成量低。基于前体赖氨酸代谢途径的遗传改造,以及有效的发酵控制策略,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ε-聚-L-赖氨酸的产率。对ε-聚-L-赖氨酸合成酶及降解酶的分子结构研究和产生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有望进一步提升ε-聚-L-赖氨酸的品质和产量。

    2014年08期 v.40;No.320 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5 ]
  • 家畜肌内脂肪沉积过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顾悦;张保军;高爱武;

    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含量会影响肉的嫩度及风味等理化性质。文章结合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过程,包括脂肪酸的转运、脂肪的合成代谢、脂肪的分解代谢,阐述了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激素敏感脂酶(HSL)、脂蛋白酯酶(LPL)作为肌内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规律,旨在为提高畜肉品质提供一定参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014年08期 v.40;No.320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2 ]

分析与检测

  • 基于因子分析研究豆酱香气品质最佳的发酵时期

    田甜;武俊瑞;岳喜庆;

    为了确定传统豆酱香气品质最佳的发酵时期,以东北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P-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以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内标,对不同发酵时期的豆酱样品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构建传统豆酱香气品质评价模型,以综合得分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16个不同发酵时期的豆酱样品中共检测出56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9种,醇类6种,醛类5种,酮类4种,酸类9种,酚类9种,杂环类7种,烃类5种,以及其他类2种。豆酱样品中香气成分含量变化明显,发酵45 d豆酱样品中香气成分含量最多,为8 176.422 ng/g,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香气成分含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发酵70 d和发酵75 d香气成分含量分别为4 052.849和2 265.616 ng/g。因子分析得到3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调和型香气因子、贡献型香气因子和增香型香气因子,比较不同发酵时期豆酱样品的香气品质综合得分可知,发酵45 d豆酱样品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发酵65 d和发酵55 d的样品,发酵70 d和发酵75 d的豆酱样品综合得分较低,因此豆酱的最佳发酵时间为45~65 d。

    2014年08期 v.40;No.320 163-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70 ]
  • 麦芽与黑啤中15种麦芽香特征物质的分析

    刘翔;江伟;赵树欣;王德良;唐坤甜;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建立了麦芽和啤酒中15种特种麦芽香物质的检测方法。利用所建方法检测了5种国内外黑啤,发现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整体含量较高的是菠萝酮(OAV值高达4.99)和2-乙酰吡咯。感官品质最好的啤酒麦芽香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针对淡色、焦香和黑麦芽分析,发现3种麦芽中都能检测出麦芽酚、2-乙酰吡咯和2,3,5,6-四甲基吡嗪,其中焦香麦芽含量最高,黑麦芽其次。利用3种麦芽酿造黑啤(黑麦芽:2.5%,焦香麦芽:0%~35%),发现麦芽酚、2-乙酰吡咯和菠萝酮是麦汁和黑啤中含量相对较高的物质,且随着焦香麦芽比例的增加而上升,后两者是黑啤中的重要麦芽香物质。其次是噻唑、吡嗪类等6种物质,含量随焦香麦芽比例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含量在焦香麦芽比例为15%或25%时处于最高点。结合感官品评,发现当焦香麦芽比例为15%时啤酒麦芽香、酒花香及醇酯香总体最为协调,评分最高,其次是焦香麦芽比例为25%的啤酒。

    2014年08期 v.40;No.320 17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1 ]
  • 青头菌子实体发育进程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王勃;周文忠;董胜强;马海悦;李菁菁;马涛;隋华嵩;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分析青头菌幼菇期、商熟期和成熟期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测定,采用质谱检索与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并用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青头菌子实体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其中从幼菇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分别鉴定出25种、27种和29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77.04%、82.55%和73.84%,主要挥发性成分具有相似性,即醛类、酮类和醇类。幼菇期及商熟期的青头菌主要成分均为苯甲醛,己醛,2-戊基呋喃,壬醛等,而完熟期的青头菌主要成分为3-辛酮,苯甲醛,松茸醇,2-戊基呋喃等。

    2014年08期 v.40;No.320 17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3 ]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口虾蛄挥发性风味成分

    毛奇为;郭晨;武俊瑞;宁建婷;岳喜庆;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以口虾蛄为试材,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本研究优化了萃取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加盐量等HS-SPME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萃取头65μm PDMS/DVB,时间50 min,温度50℃,加盐量0.16 g/mL。对口虾蛄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共检出52种成分,包括酸类10种,N/O/S类化合物5种,醛类9种,芳香类6种,烃类6种,萜类6种,醇类4种,酯类4种,酮类2种。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确定了口虾蛄的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其包括(E)-2-癸烯醛、月桂醛、1-辛烯-3-醇、2,3-辛二醇、2-乙酰基吡啶、三甲胺、壬醛、柠檬烯、戊醛、苯甲醛、萘、肉豆蔻醛,苯乙醛、2,3-丁二酮、2-十二醇、2-癸酮、庚醛、苯丙噻唑和2-乙酰噻唑共19种。

    2014年08期 v.40;No.320 18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80 ]
  • 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谷物中T-2毒素和HT-2毒素含量

    李惠婧;刘秋;于一芒;李军;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前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同时检测谷物中T-2毒素和HT-2毒素的方法。样品经溶剂[V(甲醇)∶V(水)=80∶20]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IAC),以氰酸蒽(1-AN)为衍生化试剂、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进行衍生,以ZORBAX Eclipse XDB苯基柱为分离柱,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检测。在0.005~0.5μg/g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为0.005μg/g,添加回收率为82.0%~108.0%,RSD<15.5%。

    2014年08期 v.40;No.320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73 ]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分析黑豆皮中花青苷类物质

    韩豪;江海;张志健;高敏;张芳婷;张孝丹;王昕;李新生;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 MS/MS),对黑豆皮中花青苷类物质进行定性分析。黑豆皮经石油醚索氏提取和6%甲酸水溶液回流提取,取上清液,超滤后用UPLC MS/MS、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6%甲酸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下,用MRM模式监测。在黑豆皮中检测出矢车菊素类、芍药素类、天竺葵素类、锦葵素类、矮牵牛素类和飞燕草素类这6类共15种花青苷类物质,矢车菊素-3,5-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芍药素-3,5-双葡萄糖苷、芍药素-3-半乳糖苷、锦葵素-3-半乳糖苷、锦葵素-3-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半乳糖苷、矮牵牛素这8种花青苷在黑豆皮花青苷类物质研究中未见报道。通过对黑豆皮花青苷类物质的分析,建立了UPLC MS/MS检测黑豆皮中花青苷类物质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选择性强的特点。

    2014年08期 v.40;No.320 194-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32 ]
  • 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分析湖南江永香柚皮中的挥发性成分

    魏维伟;杨华武;杨亚坤;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分析香柚皮中的挥发性组分,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实验条件,考察了萃取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3个因素对固相微萃取分析结果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实验条件。通过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55种组分,主要挥发性组分为D-柠檬烯(80.37%)、圆柚酮(6.07%)、β-蒎烯(1.99%)、佛术烯(1.40%),占总质量分数的99.45%。

    2014年08期 v.40;No.320 201-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37 ]
  • 西沙诺尼果汁中车叶草苷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陈建国;张露;李雪;李金霞;程池;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于测定诺尼果汁车叶草苷酸的含量。采用Shim-pack VP-ODS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in/mL,检测波长为230 nm。在此色谱条件下,车叶草苷酸分离度较好,浓度在5~5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8μg/mL,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值为2.25%。西沙诺尼果汁和大溪地诺尼果汁车叶草苷酸平均含量分别为0.218和0.179 mg/mL。

    2014年08期 v.40;No.320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78 ]
  • 3种海捕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王潇;张继光;徐坤华;童玲;王宏海;戴志远;

    对3种海捕虾的肌肉进行较全面的营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基本营养成分中的水分和粗蛋白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哈氏仿对虾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较高,日本对虾的含肉率较高,中华管鞭虾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较高;虾肌肉氨基酸总量为78.39%~87.62%,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82.01、83.29和82.3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总量的54.29%~58.11%,EPA和DHA总量分别为23.54%、22.26%和26.5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分别为0.72、0.66和0.85。另外,虾肌肉还富含多种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且有毒有害元素含量未超标。因此,3种虾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014年08期 v.40;No.320 209-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289 ]
  • 东海海参(Acaudina molpadioidea)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王磊;陆海霞;陈青;

    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测定了东海海参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冻鲜东海海参体壁中粗蛋白含量为16.50%,粗脂肪为0.20%,水分为77.43%,灰分为3.69%,VE含量为218 mg/kg。此外,东海海参体壁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但是重金属元素铅和砷的含量超标。脱皮后东海海参体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会大幅度降低,特别是铅和砷。东海海参体壁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18.54%,氨基酸中的4种呈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4.78%,占氨基酸总量的56.10%。东海海参基本营养成分和梅花参、刺参一致,是一种低脂肪、富含胶原蛋白和微量元素的动物性食品。

    2014年08期 v.40;No.320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67 ]
  • 亚麻籽木酚素酶解产物结构鉴定

    付亚琦;梁新乐;陈敏;张虹;

    以亚麻籽为研究对象,通过60%乙醇提取亚麻籽中木酚素大分子化合物并采用木质素降解酶对其大分子进行水解,建立反相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RP-HPLC/UV)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两种分析方法对亚麻籽木酚素大分子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定量以及定性分析。比较了不同酶浓度下(0,0.005,0.01,0.015,0.02,0.025,0.03 u/L)亚麻籽木酚素水解产物的液相色谱图以及水解产物咖啡酸(CaAG),羟甲基戊二酸(HMGA)+木酚素二异落叶松树脂醇(SDG),SDG+阿魏酸(FeA),SDG+HMGA+对香豆酸(CouA),SDG+2HMGA+EtOH,草棉素糖苷(HDG)+HMGA的得率,结果显示最佳酶水解浓度为0.025 u/L。其中主要酶解产物CaAG和SDG+HMGA+CouA在0.025u/L酶浓度水解下得到的含量分别为7 256 mg/kg和2 574 mg/kg。通过HPLC/MS/MS分析,鉴定出酶解产物共14种,单体化合物包括CaAG、对香豆酸葡萄糖苷(CouAG)、HDG、SDG,其中SDG+HMGA(m/z=685.2[M-H+]-)和SDG(m/z=829.1[M-H+]-)检测出碎片峰。

    2014年08期 v.40;No.320 219-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0 ]
  • 产生物胺菌株群体感应AHLs检测及分析

    陆静;卢士玲;刘玉晗;尹罗罗;李想鹏;潘竞勇;高雄颖;

    为探讨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的产生、累积机理,采用高效液相法分析了新疆熏马肠样品产生物胺优势菌株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strain)产生物胺能力。并选取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成团泛菌作为群体感应现象研究对象,利用微生物传感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136及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KYC55平行线法检测AHLs。检测表明,3株产生物胺菌能够发生群体感应现象。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法测定AHLs活性试验、HPLC法对产生物胺菌株AHLs定性分析,结果表明,β-半乳糖苷酶活性越高,产生物胺菌株分泌的AHLs越多;Klebsiella sp.、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均能分泌:N-butanoyl-L-homoserine lactone(C4-HSL)、N-hexanoyl-DL-homoserine homoserine lactone(C6-HSL)、N-octanoyl-DL-homoserine lactone(C8-HSL)类型的信号分子。

    2014年08期 v.40;No.320 224-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7 ]

肉类研究

  • 夏季类PSE鸡肉判定标准的建立及其品质特征

    梁荣蓉;李楠;王仁欢;朱立贤;毛衍伟;牛乐宝;张一敏;罗欣;

    通过对鸡胸肉食用品质指标的测定、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宰后3、24 h的L*值均与pH3h、pH24h和保水能力等品质指标显著相关,而且L*3h和L*24h与其他食用品质的相关系数较大,可用来预测类PSE鸡肉的发生率。通过差异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用L*24h判定类PSE鸡肉的标准是L*24h≥55,此时,类PSE鸡肉的发生率约是20%,其品质特点是L*24h≥55,pH24h<5.73,蒸煮损失>18.74%,离心汁液损失>27.42%,解冻汁液损失>11.42%,汁液损失>2.15%。用L*3h预测类PSE鸡肉的标准是L*3h≥53,此时,类PSE鸡肉的发生率约为16%。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解决夏季类PSE鸡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14年08期 v.40;No.320 23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39 ]
  • 肌肉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刘建华;徐秋红;赵培城;丁玉庭;

    肌肉蛋白的凝胶功能特性是决定肉糜类和重组肉制品品质的关键因素,文中综述了影响凝胶形成的肌肉蛋白种类与浓度、pH及离子强度、加热方式等因素,探讨了蛋白凝胶形成机制以及对肉品质的影响。同时讨论了非肉蛋白、TGase、磷酸盐及亲水胶体在凝胶性中的调控作用。

    2014年08期 v.40;No.320 238-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67 ]
  • 牦牛肉在发酵过程中pH值及微生物的变化

    周玉春;张丽;孙宝忠;姬秋梅;余群力;达娃央拉;李海鹏;谢鹏;郭兆斌;王莉;

    为了研究牦牛肉发酵过程中pH值及微生物的变化,以斯布和甘南牦牛半腱肌为原料,嗜酸乳杆菌作为发酵剂,进行发酵肉的制作。在发酵过程中分别对发酵肉的pH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乳酸菌总数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牦牛肉在发酵过程中,斯布和甘南发酵肉在发酵第5天pH值降到最低值,分别为4.63和4.77,此后pH值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菌落总数先缓慢上升,后趋于稳定,在7.00 lg(CFU/g)上下波动;斯布和甘南牦牛发酵肉的大肠菌群数均在发酵第5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22和6.45 lg(CFU/g),从发酵第5天开始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甘南牦牛发酵肉大肠菌群下降差异显著(P<0.05);斯布发酵肉在发酵前3天乳酸菌总数显著增加(P<0.05),从第5天开始,乳酸菌总数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而甘南发酵肉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总数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斯布和甘南发酵肉的pH值和菌落总数均呈现负相关(r=-0.643),斯布发酵肉的pH值负相关于乳酸菌总数(r=-0.643),而乳酸菌总数正相关于菌落总数(r=0.857)。

    2014年08期 v.40;No.320 246-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56 ]

分离与提取

  • 脱脂鸭蛋黄粉中卵黄高磷蛋白的提取优化

    周宪河;陈有亮;任大喜;胡徐登;毛文敏;

    为优化NaCl溶液提取卵黄高磷蛋白的工艺条件,提高提取率,以卵黄高磷蛋白的得率为指标,选用Box-Behnken设计,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探讨了洗涤次数、液料比、提取时间、NaCl浓度对卵黄高磷蛋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卵黄高磷蛋白得率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洗涤次数>液料比>提取时间>NaCl浓度,卵黄高磷蛋白得率的理论极值为5.47%。卵黄高磷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NaCl浓度12%,提取时间5 h/次,洗涤次数5次,液料比(g∶mL)12∶1;在此条件下,卵黄高磷蛋白的得率为5.27%,提取率为88.16%。

    2014年08期 v.40;No.320 252-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2 ]
  • 酶法辅助提取大叶麻竹笋多糖

    吴金松;郑炯;阚建全;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大叶麻竹笋多糖水提法的提取工艺条件:水料比为40∶1,乙醇终体积分数为80%,温度为80℃,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竹笋粗多糖的提取率为2.19%。采用单一生物酶(果胶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辅助提取竹笋多糖,在推荐的最佳酶解条件下,中性蛋白酶辅助提取率最高。通过单因素变化法优化,中性蛋白酶辅助提取大叶麻竹笋多糖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2次,酶添加量为3.0%,在45℃、pH值4.6条件下,酶解60 min后,结合水提醇沉法,提取率为2.91%,比传统水提醇沉法,提高了32.9%。

    2014年08期 v.40;No.320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09 ]
  • 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提取兰州百合多糖

    高清雅;赵保堂;尚永强;张继;赵庆芳;张彩娥;白金金;

    为获得一种高效的兰州百合多糖的提取方法,采用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以兰州百合粉为原料,对复合酶的配比、酶解过程及超声提取过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兰州百合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凝乳酶加量1.5%,纤维素酶加量2.0%;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25 min,料液比1∶25,超声功率225 W。此条件下兰州百合多糖提取率为39.860%,与超声波法、复合酶法提取兰州百合多糖相,比多糖提取率明显提高。

    2014年08期 v.40;No.320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321 ]
  • 下载本期数据

  梅特勒-托利多 镇江东方生工设备 水苏糖   广告招商   广告招商 广告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