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主任
蔡木易

顾问委员
贾志忍 梁仲康 齐庆中 石维忱
王延才 吴秋林 赵亚利 朱念琳

编委会委员
陈 峰 陈 坚 陈 宁 陈 卫
陈 颖 池振明 崔生辉 堵国成
段胜林 扶 雄 高彦翔 郜海燕
顾 青 郭书贤 韩北忠 郝利民
何国庆 胡小松 黄 和 黄卫东
黄宇彤 江正强 蒋立文 金征宇
雷红涛 雷质文 李 斌 李 诚
李 宁 李 啸 李 勇 励建荣
林文翰 林 影 刘 波 刘东红
刘书亮 刘振民 鲁 军 路福平
罗云波 孟宪军 邱树毅 屈凌波
饶平凡 任发政 宋相容 孙宝国
孙远明 谭天伟 王大为 王 莉
王 敏 王瑞明 王 卫 王兆光 
王正祥 王智民 魏 琴 魏益民 
吴清平 吴永宁 谢明勇 邢新会 
徐宝才 徐 岩 许 菲 薛长湖 
姚 粟 尹 花 岳田利 张柏林 
张和平 张劲松 张力实 张万刚
赵 东 赵改名 赵国华 赵谋明 
周光宏 周荣清 周新虎 朱蓓薇
Michael C. Qian  Eddy Smid

Piotr Dziugan   

Zhongxiang Fang

 

 


  • 利用大肠杆菌tyrB-aspA基因串联表达制备L-苯丙氨酸

    范长胜,李欣,高山峨,王海蛟,焦晔,王建刚,梁国新,陶菊红

    从大肠杆菌K12菌株中获得tyrB和aspA基因,将2个基因串联并克隆到pλPR质粒上,然后转化到E·coliP2392菌株进行表达。相应酶活力和氨基酸产量检测结果表明,单基因表达和双串联基因串联表达菌株的酶活性成倍提高,与原始菌株相比,AspA活力分别提高243%与239%,TyrB活力分别提高到247%和236%。以基因双串联表达菌株E·coliPBA的菌体悬浮液为酶原,以铵盐、反丁烯二酸和苯丙酮酸为酶转化底物,反应3h后,苯丙酮酸转化苯丙氨酸的效率为93%,苯丙氨酸产率达到0·6g/(g·h)(细胞),是对照菌株的4·7倍。

    2005年07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25 ]
  • 信息窗

    2005年07期 4-54+58-61+8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 温度调节对克鲁氏假丝酵母海藻糖代谢的影响

    刘宏娟,刘德华,钟建江

    研究了恒温条件和热冲击条件对克鲁氏假丝酵母海藻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指数生长期的克鲁氏假丝酵母细胞置于恒定的45℃和25℃,均不利于细胞生长及海藻糖的合成,而适宜的热冲击能够迅速促进细胞海藻糖的合成。在正常的生长状态下,处于指数生长期的克鲁氏假丝酵母细胞内只积累少量的海藻糖,但此时当细胞受到外界热冲击时海藻糖会大量积累。在热冲击结束后,海藻糖的含量又会恢复至对照水平。周期性热冲击实验表明,随着指数生长期的延续,这种应激性反应逐渐减弱,在3个冲击周期结束时细胞内海藻糖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的3·9,3及1·6倍。热冲击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对细胞生长和海藻糖的积累都有影响,过高的温度及过长时间的热冲击均会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最佳的热冲击温度为45℃,最佳热冲击持续时间为1h。

    2005年07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4 ]
  • 市场动态

    2005年07期 9-4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7 ]
  • 粘细菌发酵生产新型微生物药物的初步研究

    罗立新,汪薇,潘力

    通过在家兔粪粒上诱导出子实体,转接到固体培养基中,使之发展为菌落,再挑取菌落边缘的培养物来分离纯化粘细菌。在利用纤维堆囊菌发酵生产埃坡霉素(Epothilone)的工艺中,添加环式糊精到发酵培养基中,并在获得的发酵液中添加吸附树脂,简化了产物的提取工艺。

    2005年07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57 ]
  • 交联法固定化米曲霉菌体光学拆分DL-色氨酸的研究

    曹飞,石开风,周华,韦萍

    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对米曲霉3042产氨基酰化酶液态发酵菌体进行固定化,固定化酶活保留率最高达到30.4%。固定化米曲霉菌体扫描电镜图可看出,通过固定化后菌体之间结合紧密程度提高,有利于米曲酰化酶附着在菌体上。对固定化米曲霉菌体分批拆分制备L-色氨酸进行了研究,固定化菌体酶活的半衰期约为27d。

    2005年07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2 ]
  • 红曲霉固态培养中水分子跨膜机制探讨

    董永胜,王立言,贾士儒

    通过对红曲霉固态培养形态的观察,提出了水分子跨膜透过模型:水分子通过简单扩散和主动运输同时进行跨膜流通,两者的效率影响到红曲霉的形态和发酵性能。通过水势推导出红曲霉固态培养时空气相对湿度的阈值为75%,并通过实验证明培养时环境相对湿度大于此值时菌体长势较旺。

    2005年07期 16-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8 ]
  • 大豆蛋白水解产物中巯基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陈湘宁,张艳艳,李里特,范俊峰,李风娟,许多

    研究了大豆蛋白水解产物中巯基的热稳定性及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SPI水解不影响巯基含量;加热时大豆蛋白溶液中巯基含量下降近52%,而大豆蛋白水解产物中巯基的含量只下降4%,说明大豆蛋白水解产物中巯基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当巯基被封闭时,大豆蛋白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性明显减弱,说明巯基是大豆蛋白中很重要的抗氧化成分,但较其他一些抗氧化基团更易于氧化。

    2005年07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50 ]
  • 应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筛选虾青素高产突变株

    梁新乐,励建荣

    研究了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法夫酵母生长及其虾青素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辛伐他汀浓度在4·78×10-6mol/L时对酵母细胞的生长的抑制表现不明显,但对虾青素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此浓度作为筛选浓度,经亚硝基胍(NTG)诱变后,通过辛伐他汀平板初筛与摇瓶复筛,获得较高虾青素产率的突变株。实验结果表明,菌体生物量、类胡萝卜总量和虾青素产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其中NPX-3_05突变株类胡萝卜总量与虾青素产量分别达到3·823、2·755mg/L,比出发菌株依次提高了163%、143%(1·453mg/L、1·134mg/L)。菌株NPX-3_05经连续发酵5次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其性状稳定。目标产物经HPLC定性分析,确定为反式虾青素。因此,以辛伐他汀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作为选择压力,对虾青素高产突变株的筛选上具有较好的“筛分”能力。

    2005年07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62 ]
  • 乳酸菌素生产菌的分离与鉴定

    刘长建,徐洪涛,权春善,范圣第

    对乳酸菌素产生菌进行分离,得到4株理想菌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发酵液,初步确定4菌株均为乳酸菌,其中Ⅱ32菌株产乳酸最多,对各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对该菌株作进一步的研究。Ⅱ32菌株在MRS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芽孢。通过API生化反应实验、16SrDNA测序可进一步确定该菌株是L·paraplantarum或L·paraplantarum。最终通过对recA-gen的PCR产物检测,鉴定菌株Ⅱ32为Lactobacillusparaplantarum(类植物乳杆菌)。牛津杯抑菌试验显示,该菌株的发酵液不仅对多数G+细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Gˉ细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真菌没有活性。

    2005年07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268 ]
  • 碱性脂肪酶高产菌株Fusariumsp.N4-2的筛选与产酶条件研究

    刘瑞志,江晓路,牟海津

    从碱湖鱼内脏中分离筛选出1株碱性脂肪酶的高产菌株N4-2,初步鉴定为镰孢霉属(Fusarium)。摇瓶产酶实验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的组成为(g/L):橄榄油30,酵母膏5,(NH4)2SO43,MgSO40·75,CaCl20·2,K2HPO44。最适产酶温度30℃,最佳产酶pH为10·0,生长高峰出现在第43h,产酶高峰出现在第52h,碱性脂肪酶的活力高达605·15U/mL,此菌株生长周期短,产酶活力较高,在洗涤制剂、印染、制革等行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5年07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72 ]
  • 高压与热结合处理对鱼糜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郝磊勇,李汴生,阮征,叶久东

    将高压处理(400MPa和600MPa,40℃,15min)作为鱼糜“凝胶化”的另一种方法,与热处理凝胶化(40℃,75min)比较,然后都作后热处理(90℃,25min)。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所得凝胶的质构特性(包括凝胶强度分析TPA和持水性),结果表明,600MPa压力凝胶化再后热处理样品质构特性均不及热处理,而400MPa压力凝胶化再后热处理样品比典型热处理样品表现出更好的质构特性:(1)凝胶强度提高了36·1%;(2)硬度提高13·7%;(3)压出水分含量减少6·0%。而且,400MPa压力凝胶化时间仅为典型热力凝胶化的1/5。所以,400MPa压力凝胶化再后热处理可以作为传统热处理方法的替代方法。

    2005年07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334 ]
  • 政策法规标准

    2005年07期 38-44+64-11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松茸T_2菌株培养基碳氮源的选择及优化

    周云,孙忠伟,黄继翔,牛天贵

    研究了碳氮源对松茸T2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5种碳源中,淀粉、玉米粉和葡萄糖的利用效果较好;26种氮源中,酵母浸膏和牛肉浸膏的利用效果较好。选取不同水平的玉米粉、葡萄糖和酵母浸膏作为碳源和氮源,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试验建立了回归模型,确定了最佳培养基成分配比为:玉米粉2·00%、葡萄糖2·00%、酵母浸膏0·55%。用该培养基,在选定培养条件下菌落直径达到了3·18cm,比对照的2·50cm提高了30·0%。

    2005年07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9 ]
  • 采用药用真菌液态发酵甘薯渣获得膳食纤维的发酵工艺研究

    邬建国,周帅,张晓昱,王宏勋

    对以甘薯渣为原料,采用药用真菌液态发酵甘薯渣制取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发酵培养基,并在发酵罐水平进行了放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摇床水平,采用甘薯渣9%,麸皮0·8%的培养基,发酵4d后发酵液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可达到29·63g/L;而在10L发酵罐中,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发酵4d后发酵液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可达到25·81g/L,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10·01g/L,可溶性膳食纤维15·80g/L。采用优化条件,膳食纤维产量得到较大提高,并且改善了膳食纤维中可溶膳食纤维与不溶膳食纤维的比例。

    2005年07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244 ]
  • 固定化银杏克隆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黄酮的研究

    秦卫东,高明侠,苗敬芝,吕兆启

    采用银杏果实为原料诱导得到颗粒状愈伤组织,在MS培养液中筛选克隆细胞,单细胞在MS+3·0mg/LNAA+1·0mg/LKT中培养。细胞悬浮液与3%的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入2%CaCl2MS,制成小球凝胶。固定化细胞在MS+3·0mg/LNAA+1·0mg/LKT+10mg/L肌醇的培养基中悬浮培养25d,黄酮生物合成量为85·63mg/L,克隆细胞增长速度提高24·45倍。

    2005年07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14 ]
  • 添加剂对脂肪酶催化合成肌醇烟酸酯的影响

    杨连生,罗志刚,扶雄

    有机相中脂肪酶能催化合成肌醇烟酸酯,文中系统地研究了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胆汁盐及分子筛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2005年07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80 ]
  • 魔芋葡甘露聚糖羧甲基化改性条件的优化

    魏香奕,姚开,何强,贾冬英

    研究了反应条件对羧甲基化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理化特性为主要指标时,魔芋葡甘露聚糖羧甲基化改性的优化条件不同。而且,NaOH浓度对改性产物的取代度、粘度及浊度的影响最大,乙醇体积分数对改性产物的气味和颜色的影响最大。

    2005年07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58 ]
  • 碱消化法提纯大米淀粉的研究

    李福谦,唐书泽,李爱萍,汪勇

    蛋白质残留量是决定大米特性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大米淀粉应用的关键因素。文中采用三因素正交实验设计,筛选了碱消化提纯大米淀粉的优化工艺条件:碱液浓度4g/L,提取时间4h,浆液浓度300g/L)。所得淀粉蛋白质残留量0·34%,低于Yamamoto法的0·42%;大米淀粉得率71%,比Yamamoto65%高6%。大米粉经碱消化去蛋白质提纯后,其膨润力和溶解度明显提高。

    2005年07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271 ]
  • 鱼油微丸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赵粼,李士敏,王华,臧容春

    以海藻酸钠为囊材,制备鱼油微丸,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鱼油和海藻酸钠混匀、乳化,滴入氯化钙冷凝液制成滴丸;用Agilent6890气相色谱仪,HP-5气相色谱柱,柱温230℃,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室温度280℃,测定微丸中EPA和DHA含量;测定其5、10d60℃、光照、相对湿度75%加速实验的稳定性;筛选微丸的抗氧化剂。结果:精密称取高、中、低三剂量鱼油微丸,用研磨超声法测定其中EPA、DHA含量,其测定方法精密度分别为3·06%,3·06%,2·86%;3·06%,3·61%,3·19%(n=5)。高、中、低3个剂量鱼油微丸中EPA、DHA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99·96%,101·7%;102·4%,100·9%,101·2%(n=3)。在60℃、光照、相对湿度75%中置5、10d后含量下降不大,仍然稳定;抗氧化性比较TBHQ>BHA>VE。结论:用海藻酸钠制备鱼油微丸简便、可行、稳定,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2005年07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94 ]
  • 3种植物胶物化性能的对比研究

    刘远凤,江龙,吾满江·艾力,董昕

    利用天然植物资源通过纯化分离得到了亚麻胶和沙枣胶。对3种植物胶阿拉伯胶、沙枣胶和亚麻胶的理化指标、增稠性、协同增稠性、乳化和泡沫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沙枣胶和亚麻胶可以取代商品阿拉伯胶。

    2005年07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1 ]
  • 酒花生产的HACCP质量模型(英文)

    Martin Pavlovi,Majda Virant

    啤酒作为一种安全食品,在其加工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受到外源物质和化学物质的侵扰。对于供应商来说,原料的质量控制也即为啤酒消费者完成一定质量要求以及对健康有吸引力的成品的过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酒花是啤酒的基本原料之一。酒花界也已将进一步提供安全健康的酒花制品并保证酒花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作为重要目标。通过各种认证程序的质量控制加之危险点分析和关键点控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这是一个不仅能够保障成品质量且能够保证原料质量的预警控制系统,能够保证获得的成品与限定的指标一致。本论文将质量管理系统与酒花农产品在HACCP原则下建立的模型进行有机结合。指出了酒花生产中主要的潜在危险点,并提出了恰当的控制程序。本文为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酿酒部与斯洛文尼亚酒花和酿造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项目名称:酒花和啤酒酿造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及标准的建立)。

    2005年07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0 ]
  • 我国生物食品添加剂及配料产业现状与展望

    蔡永峰

    2004年中国生物食品添加剂及配料产业实现工业产值约560亿元,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3·5%,总产量已突破1000万t,一批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生物食品添加剂及配料产业在技术进步、产业成熟度、骨干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国际化、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及实现就业等方面成绩斐然,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在工业部门应用并带动传统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成功范例。但产业高速成长的同时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创新体系在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已提到日程。

    2005年07期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25 ]
  • 行业动态

    2005年07期 76-80+113-132+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3 ]
  • 酸性食品罐头容器内壁腐蚀机理和防止措施

    杨邦英

    文中就酸性罐头食品容器内壁腐蚀的过程、类型及腐蚀因子进行了探讨。并就防止腐蚀应采取的措施进行综述。

    2005年07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03 ]
  • 菊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魏凌云,王建华,郑晓冬,杨雅麟

    菊粉作为一种天然功能性食品配料,已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几年,中国的菊粉市场逐渐兴起。文中综述了菊粉的来源、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介绍了菊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安全性评价;对比分析了菊粉在国内国外的生产加工情况;展望了菊粉的发展前景。

    2005年07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9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8 ] |[阅读次数:274 ]
  • 国内外猪胴体分级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张楠,周光宏,徐幸莲

    文中从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猪胴体分级体系,实现优质优价,促进我国商品猪品质提高的角度出发,较系统的概括了各国猪胴体分级标准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根据我国的胴体分级现状提出了一些具体设想。

    2005年07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06 ]
  • 柿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开发利用

    林娇芬,林河通,谢联辉,林奇英,陈绍军,赵云峰

    柿叶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而且价格低廉,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柿叶资源,文中对国内外柿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开发利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05年07期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1 ] |[阅读次数:369 ]
  • 臭豆腐的不安全因素及其监控

    吴彩梅,王静,曹维强

    论述了非发酵和发酵的臭豆腐的不安全因素及影响因素,如原料、煮浆、菌种、腌制、配卤、发酵生产容器、包装袋、加工环境及产品中的不良微生物、转基因技术等。根据上述因素加强臭豆腐生产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005年07期 97-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0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261 ]
  • 芳香植物荆条叶、枝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谢建春,孙宝国,余敏

    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分别制备北京地区野生芳香植物荆条叶、枝2个部位的精油,气-质联机分析,采用计算机质谱库检索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二维定性的方法,共鉴定出75种化合物,其中β-甲基紫罗兰酮、对伞花-8-醇、反,反-金合欢醇、2-戊基呋喃、愈创木酚、β-大马烯酮、顺-桧烯水合物、顺-对薄菏烷-2-烯-1-醇、糠醛、苯甲醛、苯乙醛等33种组分在荆条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中首次报道。荆条叶、枝的挥发性化学组成相似,多数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荆条叶、枝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丁香烯(叶38·8%、枝31·8%),香桧烯(叶9·8%、枝5·1%)和β-金合欢烯(叶5·7%、枝5·5%)。

    2005年07期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58 ]
  • 用3M测试片检测食品加工环境李斯特菌

    田霞,李远钊,张培正

    共采集112个环境样本,挑取了210个典型菌落,70个非典型菌落进行鉴定,评估3M测试片对食品加工环境中李斯特菌的检测能力。结果为3M测试片检测李斯特菌的阳性符合率为97·6%,阴性符合率为100%。这些结果表明3M测试片用于食品加工环境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005年07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5 ]
  • 固相萃取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花红景天中微量元素硒

    吴少雄,杨式华,杨光宇,郭祀远,李琳,王保兴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富集,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花红景天中微量元素硒的方法。样品中硒用邻苯二胺显色剂作柱前衍生,WatersSep-park-C18固相萃取微柱富集硒的邻苯二胺络合物,然后用乙腈和甲醇为流动相,WatersμBondapakC18色谱柱为固定相分离,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2·40%,标准回收率为98·67%。该方法用于大花红景天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2005年07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90 ]
  • 试管扩散法检测牛乳中青霉素G残留量

    吴瑕,张兰威

    以抑菌法为基本原理,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供试菌,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根据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在牛乳中生长产酸使指示剂变色现象,确定牛乳中的青霉素G残留量。结果表明,该研究全部检测过程可在4h内完成,试管扩散法检测青霉素G的检测限是4μg/kg。与AOAC规定的标准方法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纸片(BSDA)、国标法(TTC法)相比较,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结果易判断且稳定。

    2005年07期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29 ]
  • 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砷的不确定度评定

    兰建丽,徐风云,兰建敏

    对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砷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分析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2005年07期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4 ]
  • 牛乳经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生产低醇乳酒的研究

    尹艳军,夏文水,王玉良,生庆海,杨凯,宋晓青,王炜

    用鲜牛乳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和营养素等辅料,经酵母和乳酸菌混合接种发酵,生产出低醇乳酒。通过对2种菌发酵方式的选择、协同性发酵实验、乳酸菌接种量和营养素的添加、发酵条件优化及发酵过程分析和发酵终点确定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蔗糖添加量为10%时,乳酸菌的接种量为1%;牛乳酒生产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是牛乳用量30%,营养素添加量70mg/L,酵母接种量8%,温度28℃。经生产性实验,在总发酵时间28h,乳酒产品酒精含量达到2·02%,呈乳白色,状态均匀,泡沫细腻,乳香、酒香和谐一体。

    2005年07期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88 ]
  • 低温长时间发酵酸乳加工关键技术及品质研究

    廖敏,李诚

    选用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制作低温长时间发酵酸乳,利用DPS软件设计正交实验优化酸乳生产工艺,并对发酵结束和经4℃、后熟24h后以及4℃、冷藏3d后酸乳的酸度、pH值、纯蛋白、游离氨基酸、脂肪、双乙酰、乙醛、乳酸菌活菌数量等质量指标和风味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二4∶1,接种量3%,添加蔗糖8%,34℃培养10h左右。低温长时间发酵酸乳的酸度为69·35°T,乙醛含量为14·46mg/kg,双乙酰含量为4·72mg/kg,乳酸菌活菌数为7·15×109cfu/mL。经感官评定,酸乳的凝乳组织状态均匀细腻,香气浓郁纯正,酸甜适口,品质优良。

    2005年07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20 ]
  • 钠盐对果汁豆奶稳定性的影响

    李彦荣,张国农,胡明燕,吕兵

    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分别研究了单个磷酸盐、柠檬酸盐及复合磷酸盐等含钠离子的不同盐类豆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钠类盐的加入能使体系的粘度及稳定性升高,但其添加量有最佳值,此值因盐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柠檬酸三钠的稳定效果优于单个的磷酸盐,但不如复配磷酸盐。加入柠檬酸三钠和复合磷酸盐后,果汁豆奶中的平均粒径均表现出增大的趋势。

    2005年07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6 ]
  • 瑞氏木霉疏水蛋白HFBI的分离纯化

    于雷,邵斌,张宝华,崔怡,乔明强

    通过对瑞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疏水蛋白HFBI的一系列抽提纯化,确定了瑞氏木霉疏水蛋白的抽提纯化工艺。比较几种疏水蛋白粗提方法,选用了1%的SDS进行抽提,KCl沉淀后,经过Berol532双水相萃取得到粗提品;通过SephadexG-25、Q-Sepharose的纯化后,样品中疏水蛋白HFBI占总蛋白含量的98%以上,总回收率可达62·42%。

    2005年07期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91 ]
  • 波纹巴非蛤氨基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吴红棉,范秀萍,雷晓凌,胡雪琼

    以波纹巴非蛤全脏器为原料,经酶解、脱色、离心去蛋白、醇沉、干燥等工序得到氨基多糖粗制品(波纹巴非蛤CPG),CPG再经吸附、透析、CTAB络合等方法进行纯化,得到波纹巴非蛤氨基多糖较纯级分(波纹巴非蛤GAG-2)。成分分析表明:波纹巴非蛤GAG-2含有氨基己糖、己糖醛酸、硫酸基和少量的岩藻糖(Fuc)、半乳糖(Gal)。波纹巴非蛤GAG-2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再分为F-1、F-2两个级分;红外光谱与CS-6相似;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0·5mg/mL波纹巴非蛤CPG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可达32·3%,与抗癌药物5-Fu合用时可使抑瘤率提高到56·7%,具显著增敏作用。

    2005年07期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336 ]
  • 姬松茸菌丝体粗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姜荷,谷文英

    通过响应面分析(RSA)法,优化了姬松茸深层发酵菌丝体胞内多糖的热水浸提条件,即提取温度为95℃,时间为3·5h,料(湿菌体)水比为1∶3·5(w/w)。结合得率及对体外静止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进实验结果,确定了菌丝体粗多糖的最适醇沉浓度为85%。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实际测得姬松茸深层发酵菌丝体粗多糖的提取得率为77·26g/kg,所得粗多糖在20mg/(kg·d)的剂量下对小鼠的S180移植瘤的抑瘤率为59·84%。

    2005年07期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7 ]
  • 里氏木霉以稻草和麸皮为基质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熊涛,乐易林,程池,曾哲灵

    以稻草和麸皮为主要基质,对里氏木霉RutC-30产木聚糖酶的固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麸皮不利于产木聚糖酶,最适氮源为(NH4)2SO4,干料与水分的比例为1∶3·5,并分析了无机盐对里氏木霉RutC-30产木聚糖酶的影响:MgSO4·7H2O>MnSO4·H2O>ZnSO4·H2O>FeSO4·7H2O。酶粗酶液的最适作用pH为4·8,最适反应温度为55℃。

    2005年07期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5 ]
  • 高纯麦芽糖研制的工艺简介

    汪芳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麦芽糖主要以液体麦芽糖为主,麦芽糖的含量普遍在40%~50%左右。为了得到超高纯度麦芽糖,为生产结晶的麦芽糖打下基础,笔者对高纯度麦芽糖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2005年07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7 ]
  • 柑橘皮的综合利用

    臧玉红

    通过无水乙醇浸取,碱溶,混合盐析,H2O2浸取等方法,依次从柑橘皮中提取出登黄色素、橙皮苷、果胶、食用纤维素等成分,同时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测定了这几种物质的含量。

    2005年07期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230 ]
  • 通电加热快餐粥的研制

    杨铭铎,陈霞,李钢,刘志东

    研究了通电加热快餐粥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对其进行了感官评分及营养素含量和耗电量测定,并与普通电炉加热快餐粥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通电加热快餐粥的感官评分和营养素含量明显高于电炉加热快餐粥,而耗电量低于电炉加热快餐粥。

    2005年07期 147-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0 ]
  • 液压式高压均质机的研制

    赵江,刘德龙,储树成,董舰,董国庆,黄向华,马忠领,李兴武,李干

    2005年07期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5 ]
  • 下载本期数据

  梅特勒-托利多 镇江东方生工设备 水苏糖   广告招商   广告招商 广告招商